案例 | 被宠物犬咬后差点丧命!这个菌致死率高达30%,比狂犬病还可怕
狗是我们的朋友,但是被狗咬后的狂犬病却令人谈之色变。那被狗咬伤后,仅仅需要警惕狂犬病吗?有这样一位被狗咬伤的老伯差点丧命不是因为狂犬病,而是感染了一种高致死率的细菌。让我们一起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案例回顾
一名老年男性因发热两天、休克被救护车送至我院急诊。患者入院时血压显著降低(66/41 mmHg),血液检查显示多种感染指标明显升高。此外,患者还出现幻觉、焦虑烦躁等精神症状,克氏征可疑阳性(提示脑膜炎症)。医生判断患者有严重感染。为了尽快寻找感染原因,医生为患者开具了脑脊液培养和血培养等检查。
两天后,微生物实验室来电报告该病人的血培养危急值:革兰阴性杆菌生长(图 1)。
图1:血培养阳性物革兰染色镜检
第二天,微生物实验室对血平板上微弱生长的菌膜进行了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结果为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图 2),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细菌,定植于猫狗等宠物口腔内的细菌,人感染后有较高的致死率。于是,实验室立即和临床联系,询问医生患者是否有和猫狗接触或被咬伤等情况。医生经过和病人及家属的反复沟通,终于了解到:该患者确实在发病前1周被家中宠物狗咬伤右手中指,但未重视,自行消毒后未就诊。结合上述病史,我们明确引起该患者发热休克的原因: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血流感染。
图2:患者血培养细菌的质谱鉴定结果
由于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目前暂无标准的药敏操作方法和折点,微生物室参考《热病》及《临床微生物学手册》,进行了纸片法药物敏感性试验(表 1)。临床医生参考微生物实验室的药敏结果,并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状况,改用“头孢曲松+奥硝唑”进行抗感染治疗。治疗2天后,患者体温开始下降,一周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炎症指标下降,休克得到纠正,血培养随访结果阴性。
知识拓展
表 1 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的药敏结果
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Copnocytophaga canimorsus)是隶属黄杆菌科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的革兰阴性苛养菌(图 3)。初次分离需在5-10% 的二氧化碳(CO2)环境中生长。该菌生长缓慢,培养24h后的菌落细小(图 4),实验室应延长培养时间以减少漏检。
图3: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纯菌落的革兰染色形态
图4:血平板培养24小时的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菌落
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感染病例在1961年被首次报道。直到1989年,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才得到准确的细菌分类和定义。全球该菌感染病例集中在北欧地区,感染率约0.5例/百万人,在其他国家罕有报道。由于不同实验室分离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的能力不同,目前我国暂无权威的该菌感染率统计数据。虽然感染率很低,但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是最致命的病原体之一,感染死亡率高达30%,且有较高的致残率[1]。
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定植于狗、猫等宠物的口腔内,可通过咬伤或舔舐伤口感染人类。该菌具有特殊的荚膜结构和特异性毒力因子,可在人体细胞内繁殖并躲过免疫系统的追杀,导致细胞破裂并释放入血(图 5),引起免疫系统应答。根据细菌荚膜抗原的差异,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被分为多种血清型,感染人类的以ABC血清型为主。患者感染初期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还可能出现紫癜、皮疹等皮肤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等症状[2]。
图5: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在感染细胞中繁殖和释放入血
在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中,还有一种定植于狗/猫口腔中的犬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Capnocytophaga cynodegmi ),其菌落形态和生化反应与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非常相似,两者的主要鉴别方法为蔗糖反应(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阴性、犬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阳性)。由于生化反应模式相似,全自动鉴定系统缺少合适的反应底物将该类细菌鉴定至菌种,通常只能鉴定至菌属,即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MALDI-TOF MS也因数据库信息的限制只能鉴定到部分菌种,本案例最终通过MALDI-TOF MS鉴定到菌种为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
该类细菌虽然最常从血培养中分离,但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对该菌的漏检率较高。因此,掌握患者的病史信息也非常关键。若患者有猫狗接触或者咬伤病史,实验室可以进行盲传培养以提高检出率。由于该菌血培养分离鉴定较为困难,国外也有文献报道将外周血膜直接镜检(图6)作为该类菌感染的重要诊断依据[3]。
图6: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纤细的杆菌
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细菌通常对广谱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但也有多重耐药菌株被检出。鉴于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感染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微生物实验室需要对此类细菌增强认识,提高警惕,及时和临床沟通了解病人情况,并进行快速准确的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本案例患者也基于微生物实验室及时准确的报告而得到有效治疗。
所以,在遇见罕见菌感染时,微生物室应与临床积极沟通,利用微生物技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最终使患者受益。
温馨提示
喜欢撸狗撸猫的小伙伴应避免被宠物舔舐;有伤口存在时和宠物玩耍时应特别小心;和宠物接触后也要及时清洗手部和脸部。
若出现被狗、猫咬伤或者抓伤的情况,应首先争分夺秒对伤口进行有效冲洗:先用肥皂水冲洗充分暴露的伤口,再用流水冲洗15-20分钟后进行碘伏消毒。建议接种狂犬疫苗,同时密切监测健康状况,出现伤口红肿剧痛、发热等感染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