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leftlogoright
产研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肠道易吸收的唯一呈碱性、带正电荷的阳离子碱性氨基寡糖——壳寡糖

发布时间:2024-11-15   

壳寡糖(COS)作为天然多糖壳聚糖(CS)的降解产物,既保留了CS的良好生物相容性、无毒和可生物降解等特点,同时由于糖链缩短使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其水溶性和生物活性均得到提高且更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利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

图片

壳寡糖基本结构[2]



壳寡糖


壳寡糖(COS)是由N-乙酰-D-氨基葡萄糖和D-氨基葡萄糖的共聚物组成的线性多糖,其聚合度<20,平均相对分子质量<3900。COS由壳聚糖(CS)进一步水解获得,两者具有相同的结构式,含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包括分别位于C-2、C-3和C-6位点的氨基/乙酰氨基、仲羟基和伯羟基及连接N-氨基葡萄糖基的β(1-4)糖苷键,赋予其具有更多的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的灵活性[1]

◆理化特性

壳寡糖是已知寡糖中唯一呈碱性、带正电荷的阳离子碱性氨基寡糖[3,4],因此肠道易吸收。壳寡糖是由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而人类胃肠道中的消化酶主要水解α(1,4)糖苷键,因此不易被胃肠道消化酶水解。壳寡糖完全溶于水,粘度更低,生物相容性高,无毒性,无过敏原性,这些性质决定了其适合口服给药及肠道吸收,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壳寡糖的生物活性


COS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衰、抗炎、抗肿瘤、抗菌、抗糖尿病、促成骨等,且因其优异的理化特性,可通过化学或酶修饰成各种衍生物和形式,如凝胶、微/纳米颗粒、纤维、海绵和薄膜等,逐渐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1]

◆抗衰老

一项针对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的研究发现,壳寡糖能够显著改善小鼠的生活质量,恢复其体重和活动能力,并且在组织学上表现出肝脏和肾脏的显著改善,其抗衰老的作用与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衰老模型小鼠的抗氧化防御、减少氧化应激和提高免疫功能有关[2]

图片

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变化(HE染色)[2]

◆抗炎

COS可抑制多种细胞的炎症反应,包括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下调诱导炎症反应介质的表达,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等。在肥大细胞中,相对分子质量1000~3000的COS可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ERK)和p38激酶的磷酸化水平,进而下调TNF-α、IL-1β和IL-4mRNA表达水平,抑制由其介导的过敏性炎症反应[1]

◆抗菌

COS是一种水溶性低分子量CS,含有丰富的氨基基团,也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活性。其作用机制与CS的抑菌机制相似,自身带正电荷的氨基官能团,可以与细菌细胞壁上带负电荷的成分(如革兰阴性菌表面的LPS分子富含带负电荷的脂质A,革兰阳性菌表面的肽聚糖)结合,促进细菌细胞膜的渗透性,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细菌内物质流失,从而导致其死亡。其次,COS还可以离子键的形式影响营养物质向革兰阴性菌胞内的运输。另外,COS作为短链线性氨基多糖,可通过其渗透到细胞内,吸附到细菌DNA中,阻止基因转录,从而达到抗菌作用[1]

◆预防肠道紊乱

食用COS可预防肠道微生态紊乱,但是不同COS对肠道菌群影响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Ji等人研究探讨了不同聚合度(DPs)的COS对肠道微生物群落和代谢谱的影响。结果显示,COS可显著促进拟杆菌的生长,抑制变形菌的生长,且与DPs显著相关。COS3和COS2富集了梭状芽孢杆菌和拟杆菌组成的微生物群落中丁酸的产生,DPs4-6的COS富集的微生物群落差异代谢物功能多样性增加[5]

图片

不同聚合度壳寡糖富集的核心功能微生物群落[5]

◆抗肿瘤

目前,除手术切除外,常用的抗癌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制剂。COS是一种具备多种官能团和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许多研究者通过体内外的抗肿瘤研究探讨其抗肿瘤活性,并探讨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等细胞行为的机制。带正电荷的COS与正常细胞内的正电荷相似,而肿瘤细胞表面较正常细胞具有更多的负电荷,故COS易选择性地靶向肿瘤细胞而不是正常细胞,通过改变细胞膜的离子通道,使细胞通透性增加,发挥抑制肿瘤细胞活性的功能[1]

免疫检查点疗法是一类通过调节T细胞活性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之后发现的新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很好的效果。研究显示:COS可通过激活AMPK抑制干扰素-γ(IFN-γ诱导的PD-L1表达上调,也可通过抑制NF-κB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TAT1)信号通路,下调肿瘤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肿瘤中浸润的T淋巴细胞发挥有效的抗肿瘤免疫作用[1,6]

图片

壳寡糖可协同调控AMPK和STAT1通路介导PD-L1表达[6]

◆促组织再生

COS含有多种反应官能团,使其具有促组织再生修复的活性,尤其是在促伤口愈合和促成骨方面。COS对骨组织缺损的修复作用主要与其促成骨前体细胞增殖、分化和促进细胞活性因子分泌等有关。此外,COS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细胞DNA免受氧化损伤;有效清除创口炎症环境下产生的过量活性氧,利于伤口愈合[1]

◆抗糖尿病

壳寡糖具有抗糖尿病活性,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中,能有效降低正常小鼠及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液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2014年J.H. Kim等报道,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做对照的临床试验中,20岁及75岁志愿者连续12周每天摄入1500mg壳寡糖,能显著改善血清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IL-6,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及脂联素的水平[7]

参考文献:

[1]王少如,罗云纲.壳寡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50(04):1164-1172.DOI:10.13481/j.1671-587X.202404033.

[2]Kong SZ, Li JC, Li SD, Liao MN, Li CP, Zheng PJ, Guo MH, Tan WX, Zheng ZH, Hu Z. Anti-Aging Effect of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on d-Galactose-Induced Subacute Aging in Mice. Mar Drugs. 2018 May 24;16(6):181.

[3] 姜紫薇, 白顺杰, 白婵, et al. 壳寡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添加剂方面的应用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 15(03): 1-8.

[4] 梁天姣. 壳寡糖的制备及其在酵母多肽分离纯化上的应用研究[D]. 广东海洋大学, 2015.

[5]Ji X, Zhu L, Chang K, Zhang R, Chen Y, Yin H, Jin J, Zhao L. Chitooligosaccahrides: Diges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effect of the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on gut microorganisms to manage the metabolome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vitro. Carbohydr Polym. 2022 Jan 1;275:118716.

[6]Chen J, Zhou Z, Zheng C, Liu Y, Hao R, Ji X, Xi Q, Shen J, Li Z.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regulates AMPK and STAT1 pathways synergistically to mediate PD-L1 expression for cancer chemoimmunotherapy. Carbohydr Polym. 2022 Feb 1;277:118869. 

[7]J.H. Kim, H.J. Kim, M. Park, et al. Stabilization of alkali earth metal cations in Na-4-mica, Appl. Clay Sci. 2014, 27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