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国家为何要增加新冠抗原检测?哪些人适合做抗原检测?速看!
国家卫健委3月11日发布公告,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并组织制定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为什么要做抗原检测?哪些人群可以检测……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们一一解答。
什么是抗原检测?
通俗来讲,“抗原”就像病毒外面穿的衣服,“核酸”就是病毒里面的基因,抗原检测是从抗体出发去检测衣服,综合特异性之后,就可以让病毒显示出来。
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有什么不同之处?
抗原检测能取代核酸检测吗?
抗原检测只能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不能取代核酸检测,如果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不管抗原检测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均按新冠病毒感染者或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但抗原检测结果阳性,则参照新冠病毒感染者,通过集中隔离等措施密切观察,连续进行核酸检测。
为什么要做抗原检测?
既然核酸检测是金标准,为什么还要增加抗原检测呢?主要原因是现在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染性高、隐匿性强的特点,无症状感染者较多,全国多地都出现了短期内扩散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单纯靠核酸检测不足以快速应对,所以需要增加更加快速的方式。抗原检测,它很大的作用在于,可以对疑似人员进行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
哪些人适合抗原检测?
一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
二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
三是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居民,社区居民有自测需求的,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