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leftlogoright
产研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从“黄龙汤”到现代医学:肠菌移植如何重塑肠道微生态?

发布时间:2025-09-02   

在上一期内容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肠道菌群的组成、核心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作为人体的“隐形器官”,肠道菌群不仅参与消化吸收,更在免疫调节、代谢平衡乃至神经系统健康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当肠道菌群失衡(即“菌群失调”),不仅可能引发腹泻、便秘等消化问题,还与炎症性肠病、肥胖、糖尿病、自闭症、抑郁症甚至癌症密切相关。

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调节肠道菌群,重建其生态平衡?除了科学饮食、规律作息和益生菌补充外,近年来一种前沿而高效的干预手段——肠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正从科研走向临床,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本期内容,我们将带您了解:什么是肠菌移植、它的历史起源与发展脉络以及当前的临床应用现状。

什么是肠菌移植

肠菌移植(FMT),是指将健康捐赠者粪便中经过筛选和处理的功能性肠道微生物群,通过特定方式(如肠镜、鼻肠管、口服胶囊等)移植到患者肠道内,以重建其失衡的菌群结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2]

简单来说,就是“以菌治菌”——用健康的微生物生态系统,替换或修复紊乱的肠道微环境。

image.png

国内外肠菌移植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中医的智慧闪光

令人惊叹的是,人类利用粪便治病的历史,竟可追溯至一千八百多年前。

●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在治疗毒箭伤时提出:“唯射猪犬,虽困犹得活,以其啖人粪故也,人若有中之,即便餐粪,或绞滤取汁饮之,并以涂疮上,须臾即定,不尔不可救也”[3],意思是,若人中了箭毒,食用粪便,或将粪便过滤绞出液体服用,并将液体涂抹疮口上,可急救。

●东晋时期葛洪在自己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提到:“绞粪汁,饮数合至一二升,谓之黄龙汤,陈久者佳”[4]。这是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黄龙汤”这一名称,用于治疗食物中毒、严重腹泻和解毒,被视为现代FMT的雏形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系统整理了人粪(称为“人中黄”“金汁”等)的药用价值,记载其可用于热毒、呕血、鼻衄、噎膈、痘疮不起、产后阴脱等多种病症,涉及近30种疾病[5]

现代医学的重启与突破

尽管古代已有实践,但真正将FMT纳入现代医学体系,始于20世纪中叶。

●1958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外科医生 Ben Eiseman 及其团队,首次在英文文献中报道了对4例伪膜性肠炎患者实施粪便灌肠治疗,成功挽救生命[6]。这被认为是现代FMT的开端。

●2013年:首个采用FMT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对照研究发现,FMT的疗效明显优于万古霉素[7]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将人类粪便列为“研究性药物”进行监管;同年肠菌移植被纳入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的临床指南,并入选了《时代》杂志当年的“十大医学突破”[8]

肠菌移植的临床应用

随着研究深入,FMT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肠道感染,而是拓展至多个系统性疾病领域。截至近期,在美国临床试验注册机构www.clinicaltrials.gov网站共检索到596条注册的临床研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官方网站上检索到94项。

这些研究覆盖:肠道疾病(如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神经精神疾病(如自闭症谱系障碍、帕金森病、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代谢性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肿瘤疾病(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的逆转等)、肝脏疾病(如肝性脑病、肝硬化等)及其他疾病。研究表明,约85种疾病可能从肠菌移植中获益[9]

图片

肠菌移植的临床应用[9]

从“肠”计议,智慧传承

从东晋的“黄龙汤”到今日的肠菌移植,从传统医学实践到精准微生态干预,肠菌移植的发展,是人类对生命微观世界不断探索的缩影。它不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更开启了一扇通往“微生物医学”的大门——我们开始意识到:真正的健康,不仅是无病,更是体内亿万微生物的和谐共生。

肠菌移植,是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奇妙融合,也是医学从“对抗疾病”转向“重建生态”的重要标志。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成熟,这项源自千年前的智慧,有望在未来为更多难治性疾病带来全新的治疗希望。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肠道微生态协作组.肠道菌群移植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2,25(9):747-756. 

[2]Biazzo M,Deidda G.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as New Therapeutic Avenue for Human Diseases.J Clin Med.2022 Jul 15;11(14):4119.

[3]华佗(东汉).中华医典,华佗神方.(卷十五),15020华佗治中箭毒神方.

[4]葛洪(东晋).中华医典,肘后备急方.(卷二),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

[5]李时珍(明).本草纲目,(人部第五十二卷).

[6]Eiseman B,Silen W,Bascom GS,et al.Fecal enema as an adjunct in the treatment of pseudomembranous enterocolitis[J].Surgery,1958,44(5):854-859.

[7]van Nood E,Vrieze A,Nieuwdorp M,et al.Duodenal infusion of donor feces for 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J].N Engl J Med,2013,368(5):407-415.

[8]Surawicz CM,Brandt LJ,Binion DG,et al.Guidelines for diagnosis,treatment,and prevention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s[J].Am J Gastroenterol,2013, 108(4):478-498.DOI: 10.1038/ajg.2013.4.

[9]Wang Y,Zhang S,Borody TJ,Zhang F.Encyclopedia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a review of effectiveness in the treatment of 85 diseases.Chin Med J (Engl).2022 Aug 20;135(16):1927-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