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菌移植被评为2024年度山东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
近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关于公布2024年度山东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名录的通知》,确定“肠道菌群移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等共计91项技术被评为2024年度山东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此次入选,将有利于促进肠菌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为患者提供有效、先进的治疗方案,同时也将进一步推进肠菌移植技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肠菌移植
肠菌移植(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一定方式移植到患者肠内,以调节肠道菌群失衡,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微生态系统,达到对肠内肠外疾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1]。
肠菌移植[2]
FMT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当时人类粪便物质(称为“黄汤”)被用于解决患者的严重腹泻。现代医学中第一个有记录的实例出现在1950年代,由Eiseman及其同事记录,他们使用FMT有效治疗了伪膜性结肠炎患者。当代对FMT的理解是在20世纪发展起来的,但在几十年里仍然相对模糊。随着科学家认识到它在治疗胃肠道疾病,尤其是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CDI)方面的潜力,它在21世纪重新流行起来。在2013年的一项研究中,VanNood博士和合作者报告了用FMT治疗的复发性CDI的成功率超过90%。随后的案例研究表明,使用FMT治疗多种疾病(包括非感染性疾病)显示出有益效果[2]。
肠菌移植临床应用
目前,临床指南及共识推荐FMT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除此之外,在消化系统疾病如炎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便秘、肝性脑病等,在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自闭症、焦虑、抑郁症和帕金森病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和高脂血症等,免疫性系统性疾病如肿瘤免疫、过敏性疾病以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等中,FMT均显示出一定的临床疗效。根据《肠道菌群移植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肠菌移植的适应症如下[3]: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CDI):复发性(难治性)CDI感染;
◆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功能性便秘、IBS、菌群紊乱相关腹泻、肝硬化等。
◆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A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癫痫等。
◆精神系统疾病:自闭症、焦虑症或抑郁症、多动症、抽动综合征等。
◆代谢相关疾病: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高脂血症等。
◆肿瘤相关疾病:肿瘤免疫治疗的增敏、肿瘤免疫治疗及放化疗所致肠炎等。
◆过敏性或免疫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制性脊柱炎、免疫性骨关节炎、过敏性皮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成人或儿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注:肠道外疾病的适应证必须伴随有胃肠道症状,或者当前研究证实该疾病与胃肠道症状或肠道菌群紊乱相关。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交流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中国微生态治疗创新联盟,等 . 菌群移植途径的选择与建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0,23(增刊):S14⁃S20.
[2]Karimi M, Shirsalimi N, Hashempour Z, Salehi Omran H, Sedighi E, Beigi F, Mortezazadeh M. Safety and efficacy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 as a modern adjuvant therapy in various diseases and disorders: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Front Immunol. 2024 Sep 26;15:1439176.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肠道微生态协作组.肠道菌群移植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2, 25(9): 747-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