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肠道菌群失衡易引发结直肠癌!这5个坏习惯要改!
密切关注重磅杀手:结直肠癌病
结直肠癌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高发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位列主要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而且发病率趋于年轻化!
在全球,低于50岁的人群患结直肠癌,即早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在过去的几十年明显增加。年轻人患结直肠癌风险增加的背后,离不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推波助澜。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达90%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是由饮食和环境等因素所致,调整生活习惯可以明显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吸烟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诱发癌症
肠道菌群,作为寄居在人体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的总称,是近年来微生物学、医学、基因学等领域最引人关注的研究焦点之一。
近年来的研究逐渐揭示了肠道菌群的构成、数量、如何进入人体、如何辅助消化、如何影响肠道发育,以及肠道菌群失衡如何影响整体健康。
从预防和早期诊断到治疗,肠道菌群对结直肠癌的许多临床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现有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包括具核梭杆菌、部分大肠杆菌、脆弱拟杆菌等几种细菌在结直肠癌发生中起了一定的作用。肠道菌群失衡常可导致人体全身/局部免疫功能受损,使得基因异常突变的癌细胞以免疫逃逸方式不能被宿主肠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和清除。
最新研究发现,吸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香烟烟雾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进而改变肠道代谢物且损害肠道的屏障功能,可能会激活结肠上皮细胞的致癌MAPK/ERK信号传导,诱发结直肠癌的发生。该论文发表于Gut上。
这项研究表明,吸烟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改变,进而诱发结直肠癌。相反与继续吸烟者相比,戒烟可以有效提高结直肠癌的特异性生存率。因此,研究者认为,戒烟能够重建健康的肠道菌群,是预防结直肠癌的实用方法之一。
常喝含糖饮料,结直肠癌风险翻倍!
含糖饮料中的化学成分,例如含有焦糖色素饮料中的4-甲基咪唑,以及果汁中可能含有的农药、人造甜味剂等,可能会产生致癌作用,含糖饮料会使人体总体患癌风险增加18%。糖会促进癌细胞的成长性转移,糖会造成内分泌紊乱及免疫功能障碍。
在成年期,含糖饮料摄入≥2份(473.12毫升)/天的女性早发性结直肠癌的风险是含糖饮料摄入<1份/周的女性的2.18倍 (RR 2.18; 95% CI 1.10-4.35; p=0.02),每天多摄入一份含糖饮料(236.56毫升),早发性结直肠癌风险增加16% (RR 1.16; 95% CI 1.00-1.36)。
年轻人群正是消费含糖饮料的主力军,如果不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未来这一时代的人很可能会饱受肥胖、糖尿病、癌症之苦。因此,限制含糖饮料摄入,势在必行。
饮食与胃肠道肿瘤的风险
消化系统的癌症与饮食模式密不可分。据估计,我国56.5%的结直肠癌、59.8%的胃癌、48.5%的食管癌和35.2%的肝癌是由不当的饮食习惯所导致的,并且由饮食所诱发的癌症数仍处于上升之中。
全世界每年约3.4万例癌症死亡归因与饮食中摄入大量加工肉制品有关,加工肉类和红肉与胃肠道肿瘤的风险早已明确。加工肉类已经被列为Ⅰ类致癌物(明确对人类致癌),红肉则被列为ⅡA类(可能对人类致癌)。
另外,酒精与多种形式的癌症风险显著增加存在关联。即使在轻度至中度饮酒者(每天最多两杯)中,癌症风险(包括结肠癌、乳腺癌和口腔癌)增加也很明显。
因此,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增加能降低消化道肿瘤的风险,遵循健康饮食模式,可以预防52.1%的胃肠道癌症。
肥胖人群需警惕结直肠癌
身体脂肪过多与癌症发展之间的联系已经得到充分证实,超重和肥胖与总体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有关,最常见的与肥胖相关的恶性肿瘤是乳腺癌和结直肠癌,BMI每升高1,结直肠癌、乳腺癌死亡风险分别上升6%和4%!并且,如果育龄人群肥胖率进一步增长,可能会增加后代肥胖和代谢紊乱的可能,造成中国群体的恶性循环。
拒绝高热量饮食,多运动,不久坐可以显著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长期熬夜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早在200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经把熬夜定义为2A级致癌因素,就是说“可增加患癌风险”。
大量研究发现,如果长期熬夜,经常不规律作息,可引发生物钟紊乱,当调节昼夜节律的关键基因失效后,会促使癌症及其他慢性病的发生。
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与长期熬夜相关,生物钟紊乱可促进结直肠细胞恶变,易诱发癌症,生物钟紊乱还可引起结直肠功能紊乱,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增加结直肠癌发生风险。
想要有效避免癌症,改掉熬夜的坏习惯是关键!
定期筛查不容忽视
结直肠癌从癌前病变到发展成癌一般需要5~10年,而且早期结直肠癌预后良好,Ⅰ期结直肠癌的5 年生存率可达90%。但多数结直肠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预后较差,其中Ⅳ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只有14%。因此有效界定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和早期筛查一直是结直肠癌防治的重中之重。
根据我国最新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结直肠癌高危人群明确有以下几类:
1.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2.本人有结直肠癌病史;
3.本人有肠道腺瘤病史;
4.本人长期患有炎症性肠病;
5.本人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在没有肠癌家族史的情况下,单纯的肠息肉家族史也是结直肠癌(尤其是早发型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建议这些人群从40岁开始接受结直肠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