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leftlogoright
产研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科普 | 一口8400个细菌?!好好的西瓜是如何一步步“黑化”变毒瓜的?

发布时间:2022-07-04    来源:山东省大健康产研院公众号 原创文章

虽然没有小桥流水人家,但我们却能空调WiFi冰西瓜,烈日当下,葛优躺在沙发,这或许就是夏天最佳打开方式了。然而最近有一则“一家三口吃隔夜西瓜患胃肠炎”的热搜引发了网友关注,网上更是有“隔夜西瓜,一口8400个细菌”的传言,那么,好好的一个瓜是如何一步步“黑化”变毒瓜的?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呢?

微信图片_20220704132515.jpg


好瓜是如何一步步“黑化”变毒瓜的?


现如今,“隔夜”一词就像被施了咒语,任何食物加上隔夜就会让人联想到有害、有毒、腹泻……尤其是隔夜西瓜,每到夏季必“作妖”,热搜榜上走一遭。每一个变坏的瓜,曾经都清甜过,只是来人间一趟,沾染了致病菌,那这些致病细菌又是怎么沾染的呢?主要途径有以下三步。

1. 切瓜路上:在切瓜过程中,切瓜的刀、砧板、切瓜人的手都有可能携带细菌,空气中的细菌也会落在西瓜表面,而水分、糖分含量较高的西瓜,刚好成为细菌的培养基,非常适合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极易引起变质。

2. 封膜现场:现在很多家庭不注意厨房卫生,把保鲜膜随意乱放,在这个过程中保鲜膜就容易被污染,如果把这样的保鲜膜覆盖到切开的瓜面上,这跟故意“投毒”真的没有区别。

3. 冰瓜途中:冰箱不是“保险箱”,不经常进行清理的冰箱很有可能成为细菌的“天堂”,常见的细菌有沙门氏菌(鸡蛋中常携带)、李斯特菌(在熟肉、奶酪、没喝完的牛奶中都能见到)、志贺菌(来自于蔬菜和水果)、耶尔森菌(来自于生猪肉)、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等细菌。冰箱冷藏室温度是4℃至8℃,有些细菌嗜冷,如耶尔森菌、李斯特菌等,在这种温度下反而能迅速增长繁殖。若将切开的西瓜放置冰箱内,这些“饥饿如仇”的小家伙们便闻风而来,迅速抢占领地,并在此繁殖。

微信图片_20220704132754.jpg

隔夜瓜是否还能继续食用?


根据以上描述,若切瓜人在切瓜前进行洗手,将瓜面、刀具、砧板清洗干净,以最快速度覆盖无菌保鲜膜,将西瓜放入冰箱冷藏,第二天吃瓜时用洁净的刀具削去表层约1cm左右再食用,这样吃瓜问题不大。当然了,对于那些肠胃比较“娇贵”的人群来说,是不建议食用冰西瓜的。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吃瓜群众?


◆尽量买整瓜,体型小、能一次性吃完的瓜,不给致病菌污染的机会;

◆切瓜前应充分洗手、洗瓜、洗刀具;

◆生熟分开:切西瓜的砧板和刀具应跟切生肉的砧板和刀具分开,不能混用。

◆小贴士

冰箱里冷透的西瓜,即便微生物没有超标,对肠胃也有一定的冷刺激,所以,吃瓜前建议大家将西瓜放置室温下稍微过会儿再吃。